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导学案

第八课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导学案

编制:   审核: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不同文化内涵。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之美,更加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国家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措施,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通过阐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全面分析“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自主预习】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        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     ,同时也都或多或少        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       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有与发展的      

      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       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        的民族文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         。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        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世界各国都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      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       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        繁荣进步。

【课堂互动】

1.《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解说词:对于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被卷在一张煎饼里的似乎还是大葱,山东人最看重的是煎饼的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千米,广东潮州的春卷,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千米,丝娃娃是贵阳女孩的最爱。北京,烤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的牛冻春。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探究任务]

(1)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是什么?

 

(2)同样是饼卷,却有山东煎饼、广东春卷、贵州丝娃娃、北京烤鸭卷饼、浙江食饼筒、福建润饼、新加坡薄饼、巴黎牛冻春等形式,你能用文化的眼光说明体现在饼卷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吗?

 

2.爱丁堡艺术节元老级剧院普莱曾斯剧院主动向中英合作话剧《惊梦》发出邀请。《惊梦》讲述女主角因爱情坠入离奇梦境的故事,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英国壁虎剧团联手创作,中方出演员,英方出技术。该剧巧妙融合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伟大剧作家的作品元素。尽管演员用中文演出,但充分的肢体表演让这部剧易于为异国观众所理解。这部话剧用西方人熟悉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嫉妒和解脱的故事。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这使得该剧在爱丁堡演出期间观众如潮、好评无数。

[探究任务]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是什么?

 

(2)《惊梦》的成功创作离不开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试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中西方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预习自测】

1.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年欧中青少年音乐艺术节主打节目“一带一路”主题音乐会在比利时赞多霍芬市文化中心挙行。来自比利时和中国的数十名青少年,用古筝、钢琴、萨克斯等东西方乐器同台演奏,为当地民众奉献了一场东西方风格交融的视听盛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1.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 

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 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造成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习近平主席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指出,巴黎圣母院是法兰西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从中可以看出(   )

①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文化遗产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法兰西文明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8.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反映。下列关于民族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民族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附属品       ②世界观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苗族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世界性民族,分布在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其服饰以色彩夺目、装饰繁复、文化深厚著称于世,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③苗族服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文化类节目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出众的节目气质是其他一些娱乐性真人秀节目无法比拟的。这表明(   )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  ②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③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