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
考点 |
五年考情(2020-2024) |
命题总结 |
考点1 各具特色的国家 (5年3考) |
2024山东卷:考查法国的政体; 2021山东卷:考查法国总统拥有外交权; 2020山东卷:考查法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美国政府和总统的关系 |
1.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2.以联合国相关活动为背景,考查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以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为情境,考查国际组织及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
考点2 国际组织 (5年3考) |
2023山东卷:考查欧盟;作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是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载体; 2022山东卷:考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
考点01 各具特色的国家
1.(2024·山东·高考真题)核电是减碳降污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政府提出,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法国总统宣布重振核电计划后,国民议会通过了《加速核能发展法案》。202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了和平发展核能的联合宣言、提出到2050年全球核电规模突破11亿千瓦。材料表明( )
①气候变化大会以多边主义推动防扩散领域共同安全
②法国国民议会执行总统令以立法保障核电计划实施
③各国在能源战略中拥有自主选择清洁能源的权利
④和平安全利用核能有助于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山东·高考真题)根据欧盟与英国达成的未来关系协议,英国脱欧后欧盟成员国仍然可以在英国海域捕捞,2021年4月、英国泽西岛政府出台新的捕鱼许可制度,限制法国渔船在其海域的捕捞权,引发两国争端,为此,英国首相与法国总统通话,双方均希望尽快解决这一争端,材料表明( )
A.英国泽西岛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法规,与中央分享立法权
B.法国总统拥有外交权,有权通过外交磋商解决两国争端
C.英国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要对泽西岛选民负责
D.作为国家元首,英国首相与法国总统都有义务维护本国利益
3.(2020·山东·高考真题)2019年3月,法国政府拟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征收数字服务税。7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总统已下令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法国此举发起调查。10月,法国施行数字服务税后,美国启动“301调查”,法国总统随之回应将制定应对方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法国是总统制国家,政府是否征收数字服务税听命于总统
②法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应对美国的“301调查”是其职责
③美国总统拥有立法权,负责制定对外贸易的相关法律
④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贸易代表办公室要对总统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02 国际组织
1.(2023·山东·高考真题)2023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协议的目标是2035年开始在欧盟27国范围内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中国新能源车企纷纷通过投资建厂、品牌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布局。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欧盟通过实施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欧洲绿色发展
②欧洲议会通过行使最高决策权维护欧盟整体利益
③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投资建厂有助于克服贸易壁垒
④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不利于全球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山东·高考真题)2022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第八届世界电信发展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基加利宣言》和《基加利行动计划》两份文件,呼吁各方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材料表明( )
①作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是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载体
②数字鸿沟已成为数字时代阻碍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国际电信联盟推动国际多边合作以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④《基加利行动计划》为推动南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线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山东·高考真题)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瘤疾的关键
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