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2.2同步备课,本课时包含教学设计、课件、预习学案和课时作业,学案和课时作业带答案,均为WORD打印版,打包下载。
2.2运动的规律性-课后作业
编制: 审核:
一、选择题
1.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七十二年的风雨兼程,七十二年的努力奋进,七十二年的不断创新,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七十二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漫画《我先走,你断后》启示我们要 ( )
A.坚持实事求,反对官僚主义
B.做出正确的决策不需要调研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决策效率
D.服从领导安排,先决策后调研
3.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②认识自然规律就不会受到规律惩罚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人类要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的智能创作机器人亮相今年两会,智能创作机器人让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编辑如虎添翼,为“策采编发”全程提供智能支持。智能创作机器人( )
①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使两会的报道更便捷 ②研发成功表明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③能够对两会进行能动的反映,可以形成意识 ④是人改造规律的产物,可以提高报道的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几年来,某农业大省不断创新气象服务体系,通过田间气象观测站、直通式服务、智慧气象等,让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变为“看天管理”,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从“靠天吃饭”到“看天管理”的转变体现了( )
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改变程度
②意识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靠天吃饭”否认物质第一性,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2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讲到:我们要坚持“绿色共识”,坚定不移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今年联合国第二十六次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和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成功举办作出贡献。坚持“绿色共识”说明了(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②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共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根本的出发点
③只有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才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正确意识活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3.3亿,预防心血管疾病迫在眉睫。研究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这提示人们在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方面,应养成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表明( )
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规律发生作用的程度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③规律的作用是可变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能突破现实客观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说:“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下列理解最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 D.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9.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倡议: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的倡议是基于( )
①人类应不断增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②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主动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缩短,产品和品质都有所下降,因而更加适宜种植冬小麦。气候变暖还适宜棉花、葡萄等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对马铃薯等喜冷作物却不利。这就使农民不得不对原来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③是建立在变化了的实际基础上的
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面漫画中的做法没有正确认识到( )
A.规律是我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规律并非都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
12.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②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④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20年5月27日珠峰测量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通过北斗卫星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峰顶雪深,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从哲学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珠峰的高度变化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珠峰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测量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 ④珠峰在运动变化中受其内在的规律支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互为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许多人总抱怨天气预报员是最不靠谱的人,说多云却下雨,说大雪却没见着雪花,其实,天气预报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蝴蝶效应的混沌天气系统。因此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只能是一种概率。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总是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把握事物本质联系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选择题答案:
1-5: 6-10: 11-15: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分析要怎样发展好深圳特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农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上游水库的陆续修建,污水入淀及水产养殖等问题导致白洋淀入淀水量逐渐减少、水质日趋恶化。
为修复和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雄安新区建立和实行了生态补水运行机制,根据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科学调整补水时段和补水水源、水量,增加水动力和水体流动性。同时打通白洋淀堵塞的内部水脉通道,实现“百淀联通”,确保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引导淀水自然流动。此外,将入淀河水引至调蓄池,经提升泵站和配水系统进入湿地,依次经过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和水生植物塘等水质净化单元净化入淀水质。经过4年多的系统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如今的白洋淀,水质优良,碧波荡漾,鸥鹭齐飞。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的修复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
必修四2.2同步备课,本课时包含教学设计、课件、预习学案和课时作业,学案和课时作业带答案,均为WORD打印版,打包下载。为防止网站被采集需要付积分下载,注册送积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