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政治试题汇编,范围是2022-2025年;其中2025年高考题采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解析版,个人精心编制,还在持续整理发布中。
专题0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考点 |
四年考情(2022-2025) |
命题总结 |
考点1 探究世界的本质 (5年5考) |
2023山东卷、2024山东卷、2025山东卷:考查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理及方法论 |
1.选择题常通过名言警句、漫画、生活实例或科技成果等考查对哲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主观题则要求运用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如用唯物论分析环保举措,用辩证法分析经济发展策略。 2.高频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发展的观点(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3.结合新科技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热点,考查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灵活运用;注重对辩证法和唯物论综合知识的考查,强调用哲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
考点2 把握世界的规律 (5年9考) |
2022山东卷、2023山东卷、2024山东卷、2025山东卷: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新旧事物的含义;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考点01 探究世界的本质
1.(2025·山东·高考真题)生活的变迁是中西部对外开放最直观的见证。重庆火锅店里,东南亚的新鲜食材随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运输而来;新疆市集上,通过免签人境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宏观数据印证着微观感受。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有11个省份外贸增速超10%,中西部占多数,新疆增速最快。材料表明
①在实践中形成的思维具体能反映事物整体的本质
②人们能在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中推动事物前进
③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性质与面貌
④事物总是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又寓于个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题以“我国中西部对外开放”设置问题情境,以思想政治学科必备知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矛盾问题的精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体会认识发展的过程”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情境中“中西部对外开放的生活变迁与宏观数据”等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和论证的关键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要求考生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解析】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本题从生活变迁和宏观数据两个方面生动展示我国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成绩,引导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中西部外贸增速的宏观数据和人们的微观感受,都未达到对中西部对外开放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①错误。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和免签政策推行等实践不断推动着中西部对外开放,②正确。材料呈现了对外开放带来的生活变化,并未体现“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③错误。我国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整体态势寓于重庆、新疆等地的发展之中,新疆外贸增速最快也能反映出中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活力,④正确。正确答案为C。
2.(2025·山东·高考真题)毛泽东指出,“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不愿意做分析,只爱热……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习近平指出,“现实中,有的干部干事热情很高,但缺乏科学精神、求实态度,结果不仅没有出业绩,反而带来了一堆问题”。材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①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问题导向,从科学的理念出发破解发展的难题
③注重分析对综合的先导作用,用分析的结果指导新的实践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本题以“毛泽东与习近平两位领导人的论述”设置问题情境,以思想政治学科必备知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践与认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情境中“干事热情与科学精神的辩证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反思与评价的关键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要求考生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解析】
新时代新征程,既要始终保持敢闯敢干的热情勇气,也要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本题要求考生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并把握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论意义,引导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将其自觉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材料强调了“科学分析”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在实践中要尊重规律、理性思考,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正确。破解发展难题需要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才能形成科学理念并有效指导实践,而不是从科学理念本身出发。②错误。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③错误。“冲天干劲”“干事热情”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分析”“科学精神”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④正确。正确答案为B。
共9页WORD文档,请登录后下载完整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