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家是什么  课后作业

1.1  国家是什么  课后作业

1.阿富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战火纷飞、恐怖袭击、贫穷落后。至今它仍然是亚洲最穷的国家之一、然而,1978年前它也曾欢歌笑语、灿烂千阳。是什么把它变成了如今这般?阿富汗先后尝试过了所有可能的政体:君主立宪、威权共和、极左政权、神权政治、美式民主以及无政府,可以说是“制度的坟场”。这启示我们(  )

①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要与国情相适应   

②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弊端

③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   

④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等因素决定国家政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坦言:“美国在同世界各国相处时一个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倾向于用西方民主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国家的政府,用西欧的标准去衡量各国的文化。”但是,西方民主共和制模式在南亚地区演变为家族政治,在非洲演变为部落政治。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

②一国政体应由其社会习惯、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决定

③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不同,政体的模式应该各具特色

④要尊重一国自主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不干涉他国内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这表明(       )

①国家的本质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②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根本职能

③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④国家权力在阶级社会中可以凌驾于阶级利益之上,保持绝对公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由此可知(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

③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马克思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建立的暴力机器。”毛泽东强调:“军队、警察、法庭等项国家机器,是阶级压迫阶级的工具。”下列选项与上述论断的主旨相符的是(      )

A.“国家是自由人民契约的产物。”——卢梭

B.“国家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杰里米·边沁

C.“国家的首要职责是保障公民的安全和福祉。”——托马斯·霍布斯

D.“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压迫阶级的机器。”——列宁

6.为了反对君权神授的国家理论,欧洲启蒙学者都重视国家起源问题,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社会契约论。启蒙学者洛克认为人们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的国家理论(    )

①说明国家是全民的国家   

②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③看到了国家的社会职能   

④揭示了国家构成的要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在探究学习“国家的本质”时,某政治兴趣小组搜集到以下观点:

观点1:国家是社会的机构,是为全社会谋利益的组织。

观点2: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对于这两种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观点1和观点2都承认了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②观点1适合社会主义国家,观点2适合资本主义国家

③观点1认同全民民主,观点2指出国家需要强制力

④观点1忽视了国家的阶级性,观点2看到了国家的阶级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大意就是人拿着武器“戈”守护土地。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维护统治,开始在周围筑城,“或”演变成“國”。这表明(   )

①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②作为主权范围的领土具有排他性

③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领土   

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共6页WORD文档,带答案;请登陆后下载使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