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山东威海·二模)
◆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邓小平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 |
上述论断共同强调( )
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使命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山东临沂·二模)2024年4月,我国科研团队绘制的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正式发布。月球地质图是月壳表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信息的综合表达,集中、直观地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月球,为月球科研与探测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 )
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②人类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宇宙的一切存在都能被理解
③在感觉的界限之外没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山东潍坊·二模)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髀算经》载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意即方的数理用于观测地,圆的数理用于观测天,包括故宫在内的古代都城、宫殿建筑的规划设计都是基于该理念开展的。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古代建筑成为可能
②“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是实现“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
③蕴含古建筑美学理念的规划设计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尊重宇宙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24·山东·二模)2024新年伊始,山东省X镇一派繁忙。不到一周,X镇就已经和国内外客商签下了2000多单的定制商用厨具。“小城镇做强大产业”,是山东民营企业稳中有进、活力迸发的生动注脚,更是民营企业守土扩疆、健康发展的最佳诠释。对“小城镇做强大产业”的成功得益于( )
①练好内功,持续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
②立足部分,助力当地农民拓宽致富路
③借助外力,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
④利用优势,培育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山东泰安·三模)2023年 9月 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中央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多样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的提升依赖于部分功能的优化
③人为事物联系优越于自在事物间的联系
④调整客观联系可以摆脱物质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山东青岛·三模)某市盐碱地耕地面积达408.58万亩。近年来,为推动盐碱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耐盐碱良种引育,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涌现出“旱碱麦”“黄骅苜蓿”“碱地梨”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135亿元,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该市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通过优化组合能够实现事物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实践的预期效果
③事物发展是依靠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实现的
④实践推动自在事物联系向人为事物联系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山东·二模)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不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保留中药功效,加强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推进中医药服务、人才、传承创新、产业、文化、开放发展、深化改革等工作,全盘布局。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 )
①积极推动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平台,实现中医药赋能数字技术
②立足人们的需求,实现中药资源产业、工业、健康服务三业融合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待中医药发展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深化改革,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东·三模)围棋外观简单、质朴,棋子黑白二色,棋盘经纬交织。棋子落到棋盘上,两色抗衡,相持转换,此消彼长,一着通盘皆活,一着满盘皆输,棋局瞬息万变。物情幻化,世事如棋。洞察棋局智慧,对于我们正确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启示是( )
①搞好局部,集中力量抓住决定胜负的主要矛盾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关键子落满盘活
③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④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就能解决事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淄博·三模)人工智能在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伦理问题。基于此,我国接连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规范文件,从制度上先行约束伦理风险,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对待人工智能,我们要( )
①坚持全面观点看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利弊两个方面
②着重看其优点,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③对其充满信心,因为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④有问题意识,因为矛盾主次方面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山东潍坊·三模)作家贾平凹曾写过一段话:“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而《西游记》里崇尚“任性”的孙悟空终被压在五行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由此可见( )
①正确认识“任性”和“收敛”要从实际出发,应结合具体情境
②“任性”和“收敛”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要明确“任性”和“收敛”的标准,最终才能走向“成人”“成佛”
④处理好“任性”和“收敛”的关系,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山东临沂·二模)习近平在陕西汉中天汉湿地公园考察时指出,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生态公园建设要顺应自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这表明( )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要顺应规律
③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④同一性是推动矛盾双方转化的决定力量,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山东潍坊·二模)英国约克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展开决战前夕,发现自己的战马没有钉掌,便命令铁匠将马掌钉上。钉到最后一掌时马钉用完,只好钉了三颗便走上战场。战斗中,战马因马掌脱落而摔倒,理查三世也被掀翻下马,士兵们以为统帅中箭,纷纷作鸟兽散,导致战争失败。表面上看,理查三世的失败是因为一颗马钉,但实际上是因为其心腹部下威廉·斯坦利临阵倒戈叛变,令理查三世无论兵力和地形都处于劣势而导致。这一案例蕴含的哲理是( )
①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③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能左右事物发展进程
④事物的联系随时间、观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