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模拟:专题01必修一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山东滨州·二模)回望近代历史,正是《共产党宣言》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进程。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犹如一颗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

②《共产党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和基本规律

③《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同一个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大地上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国人民有了民族复兴的主心骨

④《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让中国找到了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依靠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山东泰安·三模)从1840年到1905年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地、赔款,贪婪地攫取在中国的种种特权。人民除遭受帝国主义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山东·三模)栉风沐雨,浴血淬火。90年前,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一篇篇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凝练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    )

①坚守革命信仰,把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之源

②厚植为民情怀,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锤炼政治品格,推进中华民族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赓续红色血脉,敢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山东·二模)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的《复兴之路》展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参观《复兴之路》展陈可以(    )

①了解民族发展进程,将中国梦融入到个人发展的梦想之中

②回顾和展望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始终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③穿越不同历史时代,寻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④感受国家发展成就,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山东·一模)(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由此可见(    )

①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发展就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山东青岛·三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作深入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依据材料,下列对“第二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

①延伸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根基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念

③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④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山东烟台·三模)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理论创新和突破中,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一个曾经四分五裂、饱受欺凌的东方古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多年的现代化历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这印证了(    )

①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

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山东泰安·一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这告诉我们(    )

①要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和学理化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④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淄博·一模)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反映时代任务的思想理论

②能统一全党思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

④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不断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4·山东济宁·二模)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然而直到今天,资本主义还在继续发展,共产主义还很遥远。因此,一部分人的共产主义信仰出现了动摇,对两个“不可避免”产生了质疑。下列最能论证两个“不可避免”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在当今世界被反复地得到验证

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品质

③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同轨迹,充分论证了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崛起,世界力量格局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4·山东临沂·二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表明(    )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经济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

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持续推进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是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山东菏泽·一模)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代化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含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普世经验

②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③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24·山东泰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

青年是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就“时代青年如何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写一段评论。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4.(2024·山东威海·二模)

1945年,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中说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只要还剩下一支枪”“也要打下去”……展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骨气。40年后,邓小平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到,“中国人吓不倒”“我相信,在外国的侵略和威吓面前,我们的人民不会怕,我们的子孙也不会怕。”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进入新时代,200千米/小时到350千米/小时的中国高铁,突破西方封锁一跃成为全球领跑者的5G技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成就闪耀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到:“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集中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5.(2024·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民族复兴,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不可能仅凭想象或别国经验设定出道路的标准化版本。从浴血奋斗闯出革命之路到自力更生铺就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开启改革开放之路到砥砺奋进擘画强国富民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越走越坚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50116210708222-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4年模拟

20250116210709264-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4年模拟答案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