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山东淄博·二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对此,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劳动性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②做好“土特产”文章→健全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③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④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山东聊城·一模)某企业采取深化企业改革、进行技术革新、管理模式创新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促进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关于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以下传导正确的是( )
①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利益分配→激发员工生产热情→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进行内部技术革新→提高产品性能→生产成本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采用科学管理模式→优化劳动组合→节约使用人力→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投入产出比值上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山东烟台·一模)云南塔城镇利用当地特色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发动全镇群众利用闲置房屋和空地发展民宿、茶室、农家乐、加工坊等服务业新业态,开发建设精品客栈和民宿85家,特色农家乐近180家,家庭式文化体验项目12个,实现了民房变民宿、资产变资源、村民变股民、田园变公园,农户年均收入达7万余元。塔城镇将农家“院子”变成致富“铺子”有利于( )
①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③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④盘活闲置的生产要素,将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相融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山东青岛·三模)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持续走强,长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近日,财政部公开发文表态,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当前,央行从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可以( )
①实现货币和财政两个渠道的流动性释放
②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③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央行投资收益
④完善货币投放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山东泰安·三模)下列对下面图片反映的经济现象推导过程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是( )
①刺激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②加强体育场馆和场地夜间设施建设 ③释放群众夜间体育消费的潜力
④以精神文化需求替代物质生活需求 ⑤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A.①→②→③→⑤ B.②→④→③→⑤
C.③→⑤→②→① D.④→②→③→①
6.(2024·山东德州·三模)房地产经济占比高、产业带动广。2023年,多地调整限售条件、信贷政策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大中城市改善性需求相对旺盛,2024年房企产品会全面向改善转移。近日,多地取消限购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关系经济发展大局
②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党中央以经济手段进行科学调控
③国家注重发挥房地产的带动作用,推动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④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和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2024·山东临沂·二模)深巷餐馆、便利商超,街头小店变身“网红”打卡地;智能家电、新能源设备,“中国智造”走红国际大市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此外还有1亿多个体工商户,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多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小块头”迸发大能量表明( )
①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②国家宏观政策落地显效,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③中小微经营主体占据了我国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地位
④聚焦新兴产业,中小微经营主体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山东济宁·二模)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方向和方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逆周期调节是通过运用一系列宏观政策工具,及时熨平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短期波动;跨周期调节加入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考量,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
①回应了现实经济难题,是调节经济运行规律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必然要求
②兼顾了当前与长远,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③二者相互联结,跨周期调节寓于逆周期调节之中,并为逆周期调节所制约
④二者互为支撑,要在精准识别周期变化前提下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山东淄博·二模)下列图表反映的是2013年—2023年我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和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情况。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情况
总额 |
从经济类型看 |
22289.9亿元 |
民营经济16864.6亿元(占比75.7%) |
①我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表明民营经济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差距缩小意味着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
③我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的宏观经济政策
④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民营企业占比大表明我国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山东滨州·二模)2024年4月,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下列传导路径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严把企业上市准入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活力
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③加强上市公司分红监管→确保上市公司分红→保障投资者收益→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④强化退市监管力度→健全赔偿救济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山东济宁·二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指将生态产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生态保护补偿、市场经营开发等手段体现出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对此,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实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明晰产权主体及权责→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
②加大生态产品宣传推介→提升产品社会关注度→延长价值链从而扩大其市场份额
③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拓宽生态产品流通渠道→推动资源变资产和资产变资本
④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发放专项债券→合理降低产品经营者融资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山东日照·二模)从2024年开始,我国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大于10年的、具有特殊目的及用途的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其对国民经济影响的路径正确的是( )
A.政府投资规模扩大→重大战略投入增长→夯实能源安全基石→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B.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城乡融合进程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拉动经济回升向好
C.政府扩大债券规模→居民投资渠道扩大→居民劳动收入增长→促进投资消费增长
D.政府财政资金增加→科研经费支出增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运行效能
13.(2024·山东·二模)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发挥财政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下列举措分析合理的是( )
①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激发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
②加大财政投入科技支出的力度→支持开展应用基础等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③加大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支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4·山东聊城·二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引导民营企业抢抓机遇。据此可以看出,政府( )
①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贷款
③目的是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困难,激发其内生动力
④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搭建发展平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山东聊城·二模)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超长期特别国债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超长期”指的是期限,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和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从资金用途上看,这次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目标是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它的发行( )
①旨在超越即时经济刺激,支持中国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②赋予了国家在财政管理上更大的灵活性和筹资空间
③降低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保障能力
④通过逆周期调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山东·一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下列举措符合政策要求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解决科创企业融资困难→助力科技创新
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政府债券→增加市场流动性→扩大社会总需求
③实施更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范围→保障重点建设支出
④优化财政资金管理→保障国债正常支出→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WORD打印版经过校对排版,仅用专题一作示例,下载后无水印。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