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题案

8.1  法治国家

一、单选题

1.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旨在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风险。我国对国境卫生检疫法进行修订,体现了(   )

①法治国家坚持宪法至上,体现社会共同理想信念

②法治国家坚持良法之治,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③以法治力量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风险,保障公民权益

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石家庄市在推进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依规进行。项目启动前,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确保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对涉及的土地征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按照法定程序操作,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该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实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成功做法的启示是(   )

A.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B.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共审议10件法律,其中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会议审议通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

①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坚持良法善治        ②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的法治保障

③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将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改革方向,是否超越权限,下位法是否违反上位法的规定,以及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或者不同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规章的规定是否适当等列为审查事项。此举旨在(   )

①规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能力和质量

②加强对法规、规章的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③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中央权威

④规范地方法规和规章的制定,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24年,我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法治国家建设,需要(   )

①严格以党纪党章自省吾身,以法律规范约束自身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之力增进人民福祉

③坚持依宪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减轻政府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民法典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等诸多内容,其编纂工作持续了多年。在民法典(草案)的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近百万条。这印证了(   )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    ②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

③公民平等地享有立法权        ④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全社会参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合宪性审查是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或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确认其与宪法规定是否不一致、相抵触或矛盾,并根据宪法作出合宪或违宪的判断。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探索在合宪性审查中适时解释宪法。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意义是(   )

①坚持法规至上,维护法规权威        ②维护法制统一,坚持良法之治

③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    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确保司法公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检察题材影片《第二十条》引发公众关注。该电影致力于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表达了将“正当防卫”法条持续落到实处、避免成为一纸空谈的愿景。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支撑作用,使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②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只有良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法律的效力

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唯有有效实施才能捍卫法律的权威

④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应将人权的法治体系落到实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为全面落实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5·28”决定及香港国安法所规定的宪制责任和义务,在经过香港社会广泛深入的公众咨询和立法会认真全面的审议后,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并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于3月23日刊宪生效。《条例》的通过和实施(    )

①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有广泛社会基础

②说明全国人大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立法自治权

③是香港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的具体表现

④形成了以国安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1年党中央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随后西藏出台了系列保护措施,回应了人民群众新的期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见(    )

①党领导立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法律是由全国人大会议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法律的严格实施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④法律的制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截至2024年4月26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302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2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7件、经济法85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能够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就是良法

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③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贯彻民法的核心地位

④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显著,实现了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指出,贯彻落实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在备案审查工作中注重审查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规定、原则和精神,坚决纠正和撤销违反宪法法律的规范性文件。可见,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有利于(   )

①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      ②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新时代法律体系

③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④坚定法治自信,宣传中国特色法治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图漫画《有权不可任性》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应逐步减少公权力的行使,强化法制监督

C.制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D.国家的各项公权力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14.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督促有关机关废止了对涉罪人员近亲属多项权利进行“连坐”限制的规定,认为该举措违背了罪责自负原则,不符合宪法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由此可见(   )

①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合宪性审查利于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行使监督权

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区一体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4月23日,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初次审议。修订草案明确国防教育是“国家在全体公民中实施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与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心理的教育”。可见,该法的修订(   )

A.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    B.有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实施体系

C.坚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D.能够发挥法律对公民的教化作用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辅相成、相伴相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的任务要求。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围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必须把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摆在突出位置,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维护宪法权威,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提高立法质量,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遵循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工作机制,完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调研论证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如何深化立法领域改革。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坚持有错必纠。对所有提请审议的法律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对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的合宪性、涉宪性问题进行审查研究。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同时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坚持宪法实施、宣传、教育一体推进,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常委会认真行使国家立法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把监督与立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一年来,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作出2项决议。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仅提供一份示例,WORD打印版,题案3份,题案和题案答案6个文件,共6个文件打包下载,防止网站被采集,需登录付积分,注册赠送积分。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题案-梧桐树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题案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积分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