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考点 |
五年考情(2020-2024) |
命题总结 |
考点1 时代精神的精华 (5年1考) |
2021山东卷:考查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1.常以古代名人名言为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派别。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均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常见的考法是以漫画、名言警句、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题型,考查人类应该如何利用规律。 2.以乡村振兴、经济全球化等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古诗词、现实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以漫画、现实热点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考点2 探究世界的本质 (5年4考) |
2024山东卷:考查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 2023山东卷: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2021山东卷:考查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2020山东卷: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
考点3 把握世界的规律 (5年12考) |
2024山东卷: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023山东卷: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矛盾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022山东卷:考查要意识活动的特点;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整体和部分的知识; 2021山东卷:考查新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2020山东卷: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应该如何与新事物起成长 |
考点01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021·山东·高考真题)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关键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02 探究世界的本质
1.(2024·山东·高考真题)玑衡抚辰仪由十八世纪在华任职的欧洲学者主持设计,是中国古代传统仪器制度与西方计量刻度的完美结合。2024年初,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馆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利用3D技术制作了玑衡抚辰仪一比一复制品,并赠送给设计者的家乡–斯洛文尼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融合中西方科技的玑衡抚辰仪诠释了“和实生物”的理念
②玑衡抚辰仪及其复制品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客观实在
③“中西合璧”的设计思路创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④赠送复制品传递着中国“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山东·高考真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山东·高考真题)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材料体现了( )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B.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观察的角度
C.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D.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4.(2020·山东·高考真题)
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家两次获得国际科幻界顶级荣誉——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也收获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越来越多的“未来感”不断涌现。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外星家园等科幻作品中许多看似天马行空的设定,或多或少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源头活水。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频繁造访中国,他们踏上中国的土地,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未来发展的可能,因为中国在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亿万人民追逐梦想的脚步中,可以听到时代的脉动,看到潮水的方向。
“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