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易错易混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1.(2025·湖南·高考真题)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须顺应各国利益诉求。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 )

纠正:各国利益诉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但不是顺应各国利益诉求。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而不是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2.(2025·浙江·高考真题)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 )

纠正: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尽管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的现象,但这并不是主流。

3.(2025·湖北·高考真题)中国APP风靡全球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 √ )

4.(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我国积极培育以本土链主企业为主导、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协同合作的产业链,此举有利于我国减少全球产业链技术壁垒。( × )

纠正:技术壁垒是各国为保护自身技术优势设置的障碍。我国强化本土产业链,可能通过技术自主减少对他国技术的依赖,但不会直接减少全球产业链技术壁垒。

5.(2025·河南·高考真题)中小企业“抱团”出海有利于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减缓经济波动,发挥企业协同效应,实现均等发展。( × )

纠正:中小企业“抱团”出海,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波动对单个企业的冲击,但不能减缓经济波动本身。中小企业“抱团”出海能发挥企业协同效应,促进企业共同发展。但是“均等发展”说法过于绝对,不同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存在差异,即使“抱团”出海,发展也不可能完全均等。

6.(2025·安徽·高考真题)中国智能高铁的崛起依赖于成果的国际推广与应用。( × )

纠正:中国智能高铁的崛起主要依赖于我国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而不是成果的国际推广与应用。

7.(2025·北京·高考真题)我国发展新型离岸贸易能够提升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能力,降低金融风险。( × )

纠正:不能降低金融风险。

8.(2025·河北·高考真题)邯郸举办国际有机农业发展大会显示出中国农业强国的主导地位。( × )

纠正:“主导”一词夸大了中国的地位,且中国目前还不是农业强国。

9.(2025·浙江·高考真题)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已失效。( × )

纠正:当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多边贸易体制已失效”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

10.(2024·浙江·高考真题)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 )

纠正:实现最大利益是跨国公司的目的,跨国公司的跨国运营可能会损害母国利益,而不是一定“会损害母国利益”。

11.(2024·江西·高考真题)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 )

纠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还没有形成。

12.(2024·全国·高考真题)中国是WTO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主导地位。( × )

纠正:中国是WTO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发起者。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

13.(2024·甘肃·高考真题)中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 × )

纠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不是对外贸易领域。

14.(2024·安徽·高考真题)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 × )

纠正: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但不一定能降低其机会成本。

15.(2023·浙江·高考真题)我国的对外开放得到各国认同。( × )

纠正:得到各国认同与现实不符。

16.(2022·天津·高考真题)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 )

纠正: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不能说是最大受益者。

17.经济全球化等同于世界经济一体化。( × )

纠正: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并非指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错误的表述,区域经济可以实现一体化。

18.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 )

纠正:跨国公司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19.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 )

纠正: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并不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20.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 )

纠正:受旧的国际分工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风险的最大受害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中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21.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 )

纠正: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并不一定会使各国普遍受益。

22.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

纠正: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

23.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参与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 )

纠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是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24.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 )

25.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向发展。( × )

纠正: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平等、开放、合作、共享是完善全球治理机制需要遵循的原则。   

26.目前,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全形成。( × )

纠正: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但仍需不断完善。

27.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应重点强调对外开放、合作共赢。( × )

纠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8.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以国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 )

纠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29.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

纠正:我们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30.我国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 )

纠正:我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31.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 × )

纠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必须立足国情,不依赖别人,杜绝与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以实现自我发展。( × )

纠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不依赖别人搞建设,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33.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 )

3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为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根本保障。( × )

纠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不是提高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根本保障。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拥抱世界,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 )

纠正: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但“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的说法夸大了中国所起的作用。

36.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能够有效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 )

纠正: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全球化,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并不能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37.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制定全球经济规则,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 × )

纠正:全球经济规则是各国共同制定的。

38.我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争端。( × )

纠正:我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可能会引起别国反对,不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争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