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2025·浙江·高考真题)只要改善员工福利,就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 )
纠正:“只要改善员工福利,就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说法过于绝对,改善员工福利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2.(2025·广东·高考真题)调整城乡关系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城乡关系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全面解决。( × )
纠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不是调整城乡关系。虽然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能说城乡关系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全面解决。
3.(2025·河南·高考真题)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 )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但并非“根本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是坚持党的领导。
4.(2025·河南·高考真题)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接产业转移等,能推动供需有效衔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 )
5.(2025·山东·高考真题)重大项目建设是促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可以规范社会资本投资行为,降低各类主体经营风险。( × )
纠正:市场经营风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重大项目建设并不能直接降低各类主体经营风险。
6.(2025·湖北·高考真题)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此举有助于推动农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 )
纠正: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工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7.(2025·湖北·高考真题)“投资于人”意在改变轻生产重消费的发展模式 。 ( × )
纠正: “投资于人”,一个重要目的是改变一些地方重生产、轻消费的模式,而不是改变轻生产重消费的发展模式。
8.(2025·山东·高考真题)掌握数字技术的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 )
纠正: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9.(2025·北京·高考真题)关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劳动密集度高,有利于发挥北京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有限,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市场垄断。( × )
纠正:商业航天属于技术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是协同关系而非垄断关系。
10.(2025·浙江·高考真题)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各种就业岗位数量减少。( × )
纠正:新技术革命的出现,让生产生活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确实会使一些传统岗位受到冲击。然而,新技术革命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新技术革命必然导致各种就业岗位数量减少。
11.(2025·广东·高考真题)某市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增加了农户经营性收入,通过确权将土地由集体所有变更为公司所有。( × )
纠正: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项目,农户获得的是按股分红等收入,这属于财产性收入,而不是经营性收入。土地的所有权依然是集体所有,并没有变更为公司所有。
12.(2025·湖北·高考真题)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就深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 )
纠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13.(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
纠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总体收入的差距。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会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收入增加,但不一定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4.理念需要行动的指引,一定的发展理念是由一定的发展实践来引领的。( × )
纠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
15.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才能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 × )
纠正: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16.共享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 )
纠正: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17.(2023·重庆·高考真题)科学种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 )
纠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种植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但不是第一动力。
18.(2023·浙江·高考真题)人工智能的应用解决了发展动力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 × )
纠正:创新发展解决了发展动力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但它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024·全国·高考真题)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
纠正: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024·浙江·高考真题)新质生产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 )
纠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选项说法颠倒。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发展先进制造业,但是“必须首先发展”说法过于绝对。
21.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立足国际大循环,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 )
纠正: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22.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制度基础。( × )
纠正: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23.我国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 )
纠正: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4.要促进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纠正: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
25.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绿色发展体系。( × )
纠正: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26.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 )
纠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7.必须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的中心。( × )
纠正: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国家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8.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
纠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9.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
纠正: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生产力状况。
30.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居主体地位。( × )
纠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居主体地位。
31.按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
纠正:按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收入差距。
3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性收入。( × )
纠正: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33.坚持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报酬提高基本同步。( × )
纠正: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34.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 )
纠正: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5.增值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 )
纠正: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6.国家依法建立起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
纠正: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37.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其购买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 )
纠正: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其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分摊。
38.社会优抚是保障优抚对象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 )
纠正:社会优抚是对优抚对象实行的一种特殊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39.社会福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 )
纠正: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WORD打印版请登录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