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三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易错易混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2025·安徽·高考真题)人们对智能家电发展趋势的预测体现超前思维的前瞻性。(  √  )

2.(2025·北京·高考真题)需要运用超前思维引领未来,提前部署语言资源和关键技术。(  √  )

3.(2023·福建·高考真题)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 )

纠正: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4.(2024·河北·高考真题)将计时、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表,提供住宿、餐饮、采摘等多项服务的乡村特色民宿,围绕智能手表和乡村特色民宿这个目标,体现了发散思维。( × )

纠正:将计时、通话、定位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表,提供住宿、餐饮、采摘等多项服务的乡村特色民宿,围绕智能手表和乡村特色民宿这个目标,体现了聚合思维。

5.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  )

6.创新就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 × )

纠正:创新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因此,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创新的实质是“扬弃”,而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7.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  )

8.结果的独特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 )

纠正:多向性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9.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 )

纠正: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现了创新思维具有多向性。

10.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 × )

纠正: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11.创新思维运用的不是常规的思维方法,运用的往往是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 )

纠正:创新思维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12.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  )

13.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梦想和理想。( × )

纠正: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14.迁移就是想象。( × )

纠正:迁移不等同于想象。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15.想象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 )

纠正: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16.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 )

纠正: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17.头脑风暴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

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 )

纠正: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18.发散思维主要作用是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 × )

纠正: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19.发散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 )

纠正: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20.发散思维是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 )

纠正: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

21.聚合思维的功能就在于揭示出已有的东西。( × )

纠正:聚合思维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从中寻找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2.只要掌握了发散思维的技法,就能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 )

纠正: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如直觉、想象、灵感等)的积极参与。发散思维以某个问题为出发点“发散”出去,发散出去的思维还要再聚合起来,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创新思维的目的。

23.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结论则不需要再论证。( × )

纠正:思维聚合所形成的设想及方案在逻辑上是否具有可能性,在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行性,还需要进行评价、论证。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方案,经过逻辑论证后才能成为最优方案,因此,聚合思维的结论是必须要经过逻辑论证的。

24.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  )

25.正逆互补,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等、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 )

纠正: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等、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6.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  )

27.考虑问题,应该首先运用逆向思维。( × )

纠正: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28.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  )

29.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效果好。( × )

纠正: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究竟哪种效果更好,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在创新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主要是解决突破传统观念的问题,设想或方案,但光靠它而忽视正向思维的基础性作用,是不能实现创新的。若有意识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思考,可以避免思维的僵化与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30.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  )

31.超前思维就是一种未卜先知的神秘预测功能。( × )

纠正:“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但它并不神秘,也不是进行抽象的预测。它离不开矛盾分析法的运用,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要提高超前思维的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32.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是消极被动的。( × )

纠正: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3.思维总是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 × )

纠正: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而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34.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先知先觉”。( × )

纠正: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35.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 )

纠正: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36.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  )

37.超前思维的方法有矛盾分析方法、联想的方法和坚持辩证否定观。( × )

纠正:超前思维的方法有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和注重调查研究。

38.人们可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 × )

纠正: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39.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  √  )

40.只要通过调查研究,就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 )

纠正: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41.有了超前意识,提高了超前思维水平,就能够成长成才。( × )

纠正: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能否成长成才取决于很多因素。

42.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