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题型训练一 选择题 引言类
【高考真题】
【例1】【答案】B【详解】①③:面对同样的长江、明月,不同的主体对长江、明月的认识和反映是有所不同的,这说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①③符合题意。②:题干强调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不体现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②不符合题意。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④不选。
【例2】【答案】B【详解】①③: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说明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受生产方式制约,①③符合题意。②:题干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不符合题意。④:题干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体现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例3】【答案】A【详解】①:材料中歌词强调了方向和道路的重要性,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①符合题意。②: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中未突出青年这一主体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时代是思想之母”指的是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实践是理论之源”指的是实践为理论创新发展提供了来源和强大动力。材料中未体现思想和时代、实践和理论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例4】【答案】B【详解】①④:“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体现了对成绩与错误的评判是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表现,抓主流,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矛盾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②错误。③:材料主要体现了对一个人的工作成绩与错误的评价,没有体现二者相互转化,③不符合题意。
【例5】【答案】A【详解】①②:好茶,好水、好器、好火候,缺一不可,方能成就一杯好茶,这茶理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未强调整体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未涉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不符合题意。
【模拟演练】
1.【答案】A【详解】A:材料中指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故A正确。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不能将二者等同为一个目标,故B不选。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努力奋斗,逐步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故C说法错误。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有现实基础,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成就做铺垫,故D不选。
2.【答案】C【详解】②: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阶级矛盾是必然存在的,②符合题意。④: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符合题意。①: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①说法错误。③: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不符合题意。
3.【答案】D【详解】①:“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①说法错误。②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说法错误,③符合题意。④: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④符合题意。
4.【答案】A【详解】①③:齐国的策略,成功推动鲁梁两国少种粮而全力发展绨业,之后因齐国调整政策,鲁梁两国陷入饥荒,被迫臣服于齐国,这表明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底线,经济结构单一存在潜在经济风险,①③正确。②: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生产的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的完成,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因此生产分工不一定会加剧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②排除。④:对外贸易畅通,有助于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但一国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赖于自身,④排除。
5.【答案】B【详解】①④: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文明国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他看来“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的“秘诀”,它“凝聚了社会的共识,形成了前进的动力”,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①④符合题意。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②说法错误。③: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答案】A【详解】①②:司马懿没有经过实践,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如果进去,正好中计.所以撤退。司马懿的言行说明实践是人的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故①②正确。③:材料没有体现必须用系统思维看问题,故③不符合题意。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这是对现象的认识,判断为“空城计”也是对现象的认识,没有体现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故④不符合题意。
7.【答案】B【详解】B:凡事不宜刻、不宜贪、不宜痴,这是普遍性,而读书、买书、行善则是例外,这是特殊性,因此,材料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B正确。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强调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A不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承认矛盾普遍性在坚持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C不符合题意。D: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未体现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详解】①:从“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恋歌”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对《关雎》的不同理解中有共性的部分,因此“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的说法忽略了其联系,太绝对也不符合事实,①排除。②:“汉代统治者(封建社会)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这强调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把该诗歌当成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这强调在当今男女平等的时代,我们鼓励自由恋爱,这说明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②正确。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该选项中“直接对接”的说法忽视了艺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③排除。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决定了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关系决定了我们将该诗歌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这说明对《关雎》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④正确。
9.【答案】C【详解】A:该项反映的是国家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B:该项反映的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B不符合题意。C:“虚幻的形式”指各种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反映国家性质即国体。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C符合题意。D:该选项反映利益集团的局限性,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详解】在哲学认识论中,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来区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 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 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①:从“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的前提,推理得出“此 人是贼”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类比推理,①不正确。②:从“贼看到院里 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是贼”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 于演绎推理,②正确。③:从“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不用进院查 看”的结论,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演绎推理,③正确。④:从“曾有个农民来邵家 找牛,此人是农民”的前提,推理得出“此人来找牛”的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属于 类比推理,④不正确。
11.【答案】D【详解】A: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该对联以联言判断形式呈现,不是直言判断,A排除。B:人们在对对象情况不能做出确切的断定时,就要估计它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或是这样,或是那样。这就是在使用选言判断。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该对联不是选言判断,B排除。C: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该对联没有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C错误。D: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以联言判断形式的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
12.【答案】C【详解】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从题干可以看出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这是肯前肯后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①不符合题意。②③: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肯后肯前式。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这是否前否后式,②③符合题意。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否后否前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④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详解】A:这个三段论中,中项是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在大小前提中都没有周延,犯中项没有周延的错误,A排除。B:这个三段论中,水生野生动物和陆生野生动物是不同的概念,犯四概念错误,B排除。C:正确的三段论要求大项、中项和小项各出现两次。这个三段论中,有些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作为小项只出现了一次,受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作为大项出现了三次,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C排除。D:这个三段论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D入选。
14.【答案】A【详解】A: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这个判断是主项是单称,断定了飞花令全部对象,是周延的,A入选。B:飞花令是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是单称肯定判断,作为谓项的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其联项是肯定的,没有对古人发明的酒令游戏的全部外延做断定,是不周延的,B不选。C:精巧高雅的诗词游戏,其量项是一些,并没有对其全部做判断,是不周延的,C不选。D: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作为判断的谓项,其联项是肯定是,没有对其全部范围做断定,是不周延的,D不选。
15.【答案】D【详解】D:由材料可知,狗的推理是:“一切圆的都是鸡蛋”“海螺是圆的”,因此“海螺是鸡蛋”。这是典型的三段论推理,D正确。A: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材料并未出现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A排除。 B:选言推理是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而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包括“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这些联结项在材料中未出现,B排除。C: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其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为“如果……那么”“只要……就”;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为“只有……才……”;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为“当且仅当”,材料中未出现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也就不涉及假言推理,C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