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词汇:逆周期调节

根据百度百科:

逆周期调控 是一种宏观审慎政策。央行等相关部门应在客观准确判断宏观形势的基础上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灵活的逆方向调控,建立健全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动态拨备要求和额外资本要求,通过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平滑信贷投放、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弹性和有效性。
简而言之,逆周期调控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周期波动性平缓下来,负面冲击小一点。
经济周期的存在使金融体系在经济扩张时期加速风险的集聚,并且在经济衰退时期集中释放,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这种现象被称为金融体系新周期性。如何实施监管制度的变革,缓解银行体系新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促使银行业在经济扩张时期集聚的风险在经济衰退时平稳释放,使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是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应有之意。
逆周期监管理论认为,周期性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大量放贷积聚风险,助推经济泡沫,经济下行时期引发信贷紧缩,从而扩大宏观经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波动幅度,并最终加剧金融体制风险。
逆周期的作用是对周期当中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冲和缓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央视视频解读:
 

视频下载:

 
20250925155626541-逆周期调节是什么.mp4
mp4文件
5.2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