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1.(2025·北京·高考真题)春联上的语句属于公共领域的文字作品,乙的行为不侵害甲的著作权。( × )
纠正:虽然春联语句选自清代刻本属于公共领域文字,但甲书写的春联书法作品具备独创性,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乙未经甲授权将书法字用于文创产品外观设计,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2.(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小杨有权要求酒店支付违约金。( × )
纠正:违约金需以合同明确约定为前提。问题中未提及双方在聊天记录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因此小杨无权要求支付违约金。
3.(2025·江苏·高考真题)冯某的著作人身权保护期至死后五十年。( × )
纠正: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其中发表权是有保护期限的。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五十年,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4.(2024·北京·高考真题)针对儿童群体的特殊优待和保护,属于特权。( × )
纠正:针对儿童群体的特殊优待和保护不属于特权,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5.(2024·全国·高考真题)待余款付清后,罗某才取得该车的所有权,罗某取得该房所有权和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所有权。( × )
纠正: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因此,蔡某已将山地自行车交付罗某,罗某就取得该车所有权,而不是待余款付清后才获得所有权。罗某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拥有该房所有权,但建设用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6.(2024·江苏·高考真题)店员派发的手机广告宣传单属于要约;买卖手机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手机;手机店对小王承担的是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 )
纠正:如果宣传单没有体现出与消费者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是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商品,则视为要约邀请。买卖手机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小王购买手机的行为。手机店对小王承担的是无过错侵权责任,而不是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7.(2024·湖南·高考真题)银行对涉案房屋享有因为抵押而产生的用益物权。( × )
纠正:该银行对涉案房屋享有抵押权,但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而不是用益物权。
8.(2024·重庆·高考真题)小李家的果树年年修剪,仍大面积遮挡邻居家窗户,被邻居投诉,小李认为果树种植在自家院坝,他人无权干涉。( × )
纠正:小李家的果树如果大面积遮挡邻居家的窗户,影响了邻居的采光权,这可能构成对邻居合法权益的侵犯。
9.(2024·甘肃·高考真题)赵医生认为已故某中医专家的著作有误,直接改编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 × )
纠正:赵医生认为已故某中医专家的著作有误,可以进行修订,但是要征得继承人的同意才能进行出版,因此不能直接进行出版。
10.(2023·全国·高考真题)规范经营机构的信息收集行为旨在消除证券期货业经营风险。 ( × )
纠正:规范经营机构的信息收集行为,并不能消除证券期货业经营风险。
11.(2023·北京·高考真题)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 × )
纠正:申请人承诺失实应承担法律责任,说明权利与义务是相匹配的,权力与责任指的公权力。
12.(2023·海南·高考真题)为降低债权风险,金融机构可以要求老赵用其汽车抵押,并把汽车交付给金融机构保管,在老赵没有按照约定还款时,直接获得抵押财产所有权。( × )
纠正:把汽车交付给金融机构保管这属于质押,抵押和质押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财产的转移,抵押是不会转移财产的占有的,而质押则会转移财产的占有。抵押没有进行转移财产的占有,债权人是不能直接处置抵押的财产的,要处置就必须经过抵押人的同意或者进行起诉通过法院的判决。
13.(2023·湖北·高考真题)画作完成已经超过50年,高梵不再享有著作权,画作公开展出后,高梵才享有著作权。( × )
纠正: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高梵”不再享有著作权的表述不正确。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不以登记、发表、核准、申请而享有著作权。
14.(2023·天津·高考真题)商品交付前张某已经取得该商品的所有权,周某违背诚信原则,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 )
纠正:动产所有权自交付时取得,张某在交付前并未取得商品所有权。周某违背了诚信原则,违反了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15.(2023·海南·高考真题)电脑商城应向小李支付违约金,厂家产能不足属于不可抗力,电脑商城可以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 )
纠正: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的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电脑商城与小李没有相关约定,故电脑商城无需向小李支付违约金。厂家产能不足不属于不可抗力。
16.(2023·辽宁·高考真题)张爷爷对其承包地享有抵押权,对其宅基地享有所有权。( × )
纠正:张爷爷对其承包地和宅基地享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17.(2023·河北·高考真题)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原因,承担全部责任。( × )
纠正: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承担全部责任,俱乐部对王某受伤也负有责任。
18.(2023·重庆·高考真题)丙无视攀爬景区雕塑时摔伤,并有权要求景区经营者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 )
纠正: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造成自身损失的应当由自己承担责任,丙无视攀爬景区雕塑时摔伤,应自己承担责任,景区无过错,丙无权要求景区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
19.(2023·海南·高考真题)构成小赵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小赵主观上存在故意。( × )
纠正:小赵构成侵权要求小赵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或者过失。
20.(2023·海南·高考真题)网民捏造事实攻击小吴人品,侵犯了小吴的肖像权,小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不是隐私,曝光这类信息不构成侵权。( × )
纠正:网民捏造事实攻击小吴人品,侵犯了小吴的名誉权,而不是肖像权。小吴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属于小吴的个人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曝光这类信息属于侵权行为。
21.(2022·浙江·高考真题)甲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其发明,其他人实施与甲相同的发明均构成侵权。( × )
纠正: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做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
22.(2022·北京·高考真题)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享有所有权。( × )
纠正:奖金作为一种孳息与原物所有权也一并转移,在主办方支付奖金前,甲对1万元奖金没有所有权。
23.(2022·山东·高考真题)无论廖某是否表示反对,甲公司均有权直接取消订单。( × )
纠正:法律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4.(2022·海南·高考真题)王爷爷被宠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 × )
纠正:王爷爷被宠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健康权受到侵犯,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
25.(2022·海南·高考真题)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没有侵犯著作权。( × )
纠正: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属于侵犯著作权。
2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的各类法律的总称。( × )
纠正: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7.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 )
纠正: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8.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该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民币10万元。( × )
纠正:老王向银行贷款人民币10万元,这一民事法律关系属于债权关系,客体为还债行为,即老王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行为。
29.15周岁的李同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认可其民事活动。( × )
纠正:自然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法定的民事权利能力,但15周岁的李同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自身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如果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就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具备法律效力。
30.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德治。( × )
纠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有主次之分。
31.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 )
纠正: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3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可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 × )
纠正:姓名权、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而不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的权利。
33.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 )
纠正:姓名权侵害主要表现在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等情形,若与他人同名纯属巧合,则没有侵犯他人姓名权。
34.甲乙之间有矛盾,甲公开丑化乙的照片。因甲不以营利为目的,故甲并未侵犯乙的肖像权。( × )
纠正: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要件。无论是以营利为目的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使用某人肖像,都必须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35.甲谎称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来的,使乙的声誉受损,甲侵犯了乙的隐私权。( × )
纠正:甲谎称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来的,故甲所散布的就不是真实的信息,未侵犯乙的隐私权,而是通过诽谤方式对乙实施了名誉侵权。
36.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 √ )
37.国家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的私有财产。( × )
纠正:国家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公民非法所得的私有财产国家不予保护。
38.老王将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权中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 )
纠正:老王将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权中收益的权利,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是由承租人行使的。
39.在现实买卖交易中,买方付了钱就一定能够取得物的所有权。( × )
纠正: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不动产与动产而有所不同。其中,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对于动产,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所以,买方付了钱不一定能够取得物的所有权。
40.财产的取得须登记。( × )
纠正: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41.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分别对应的是物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 )
纠正: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分别对应的是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42.担保物权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 )
纠正: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43.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是指抵押。( × )
纠正: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是指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是质押。
44.著作人身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 )
纠正: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45.甲发现乙生产的商品的商标上使用了自己创作的美术图案,却未征得自己同意,乙侵犯了甲的商标权。( × )
纠正:甲对自己创作的美术图案享有著作权,乙未征得甲的同意擅自将该美术图案用于自己生产的商品的商标中,侵犯的是甲的著作权而不是商标权。
46.张三取得某项发明专利后,李四独立开发出同样技术,李四可以使用该技术生产产品。( × )
纠正:张三取得某项发明专利后,即享有对该发明的专利权,其他任何人即使作出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否则就侵犯了张三的专利权。李四要使用该技术生产产品,必须获得张三的授权。
47.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期都是20年。( × )
纠正: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48.商标只有注册才可以使用。( × )
纠正:商标未经注册也可以使用,但是,获得注册的商标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
49.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一般不得作为商标。( √ )
50.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但续展次数受限。( × )
纠正:注册商标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51.只要是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都受法律保护。( × )
纠正: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
52.要约是订立合同的第一步,订立合同的过程还没有结束,所以要约没有法律约束力。( × )
纠正: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53.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固定不变的。( × )
纠正: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可以变化的。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从而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54.订立合同就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 × )
纠正: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55.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将导致合同全部无效。( × )
纠正: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56.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 )
57.我们常说“空口无凭”,订立合同必须是白纸黑字的合同书才可以。( × )
纠正: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取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可以产生合同。
58.履行合同的关键是坚持全面、诚信的原则。( × )
纠正:履行合同的关键是明确合同内容。
59.合同一旦订立,就不得变更。( × )
纠正:合同订立后,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当事人可能会有改变或者解除这种法律约束的想法。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60.合同订立后,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 × )
纠正: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
61.认为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 )
纠正: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双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而不能同时选择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62.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 )
63.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对方应无条件给予免责。( × )
纠正: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64.合同违约一定要承担违约责任。( × )
纠正:合同不可轻违,违约一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65.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同。( × )
纠正: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66.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
纠正: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7.行为人如果主观上不是故意的,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 × )
纠正: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68.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人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
纠正: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69.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无论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责任。( × )
纠正: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70.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 )
纠正: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71.某日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闻后,A公司声誉大损。A公司可告该日报侵害其名誉权。( × )
纠正: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某日报现场报道了A公司制售假冒商品的新闻,情况属实,不构成名誉侵权。
72.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
73.在某些情形中,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 × )
纠正: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74.某摘编类报纸可以根据作品的法定许可,摘编已公开出版的报刊上的文章,注明作者和出处,不需要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 )
纠正: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75.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 )
纠正: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76.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关系的处理都应按照当地习惯。( × )
纠正: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如需WORD文档请登陆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