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1.(2025·北京·高考真题)甲生前先办理了公证遗嘱,临终前又立了一份录像遗嘱,两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应以公证遗嘱为准。( × )
纠正: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2.(2025·广东·高考真题)乙是甲的亲叔叔,有权利对甲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甲的父母是甲的法定监护人,可以履行对甲的监护职责。( × )
纠正: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虽然乙是甲的亲叔叔,但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是其父母。除非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等特殊情况,乙并非甲的法定监护人,一般情况下没有权利对甲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因此,甲的父母是甲的法定监护人,必须(而不是可以)履行对甲的监护职责。
3.(2025·河南·高考真题)房产赠与发生于自书遗嘱之后,故该遗嘱失效。( × )
纠正: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遗嘱,但部分财产处置不自动使遗嘱完全失效。本案中自书遗嘱中涉及已赠与房产的部分失效,遗嘱对其他遗产(如2万元财产)仍可能有效。
4.(2025·山东·高考真题)郭某的专利虽被S公司付费使用,但只要保密得当就可一直受法律保护。( × )
纠正:专利保护具有法定期限,且专利需公开才能获得保护,与保密无关。专利到期后即进入公共领域,不再受法律保护,“保密得当就可一直受法律保护”混淆了专利与商业秘密(商业秘密需保密且无期限)。
5.(2025·云南·高考真题)甲可依法采用的筹措医疗费的办法有从夫妻共有存款中,拿出5万元赠与好友;经配偶同意后,以房屋的土地所有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 × )
纠正:婚后存款1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甲单独拿出5万元赠与他人,若未经过配偶同意,就擅自处分了夫妻共同财产,这种行为不合法。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无法取得土地所有权。以“以土地所有权抵押”的说法本身错误。
6.(2024·重庆·高考真题)老李与同小区居住的侄子李某订立了成年意定监护协议,既然订立了该协议,李某就应该对老李履行赡养义务。老李与社会脱节易上当受骗,未经子女同意不能订立该协议。 ( × )
纠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要求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而不是赡养义务。老李在订立成年意定监护协议时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无需经过其子女同意。
7.(2024·甘肃·高考真题)王某作为儿媳可以成为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 × )
纠正:王某作为儿媳,丈夫去世后没有改嫁,一直尽心尽力地照料体弱多病的公公,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有继承权,且王某可以多分。
8.(2024·安徽·高考真题)明某为文某的邻居,是文某的遗嘱继承人,明某对文某履行了赡养义务。 ( × )
纠正:明某为文某的邻居,其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明某不是文某的遗嘱继承人。明某与文某并非赡养关系,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
9.(2024·湖北·高考真题)李四离世后有以个人名义借的购房款10万元未还。李四借的10万元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 × )
纠正: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李四借的10万元购房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10.(2023·浙江·高考真题)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查阅子女手机不构成侵权。 ( × )
纠正: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但未经同意查阅子女手机构成侵权。
11.(2023·福建·高考真题)陈某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都应依法获得补偿。 ( × )
纠正:陈某的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主体应当首先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12.(2023·浙江·高考真题)若不满自己遗产份额,张丙可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 × )
纠正:仲裁程序要解决的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然而遗产继承纠纷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而产生的,不在仲裁法调整的范围内。
13.(2023·北京·高考真题)孙某夫妇因离婚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故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 × )
纠正:依据仲裁法的规定,离婚纠纷不适用仲裁法规定,所以不能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14.刘某让上初二的女儿辍学回家照料三岁的弟弟,这一行为违背了父母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 )
纠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15.具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关系才适用法律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 )
纠正: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地位上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
16.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便无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 )
纠正:离婚后,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17.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只须让父母吃好喝好。( × )
纠正: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赡养父母,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
18.父母有权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否则,可以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 )
纠正:父母有权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对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果情节恶劣,还可以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19.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等行为的,国家都会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 )
纠正: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财产是遗产。( × )
纠正: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遗产,非法所得不是遗产。
21.继承人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而不必承担其债务。( × )
纠正: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
22.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中,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 × )
解析:× 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中,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23.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 )
24.遗嘱继承就是遗赠。( × )
纠正: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遗赠是自然人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遗赠不属于继承。
25.法定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 × )
纠正: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26.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签名即可。( × )
纠正:自书遗嘱是指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亲自签名,注明年、月、日。
27.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 )
28.符合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两人就算结婚了。( × )
纠正:法律要求结婚必须履行登记程序,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义务必经的法律程序。
29.男女双方都为二十周岁,自由恋爱,如果他们想组成家庭,可以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 × )
纠正:民法典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男女双方想组成家庭,但未到法定婚龄,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也无法办理结婚登记。
30.只要男女感情好,是否办理结婚登记并不重要。( × )
纠正:夫妻关系的确立是以是否进行结婚登记为准。办理结婚登记后,婚姻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国家的承认和法律的保护。未按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没有法律效力,国家不予承认,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
31.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夫妻双方发生矛盾即可离婚。( × )
纠正: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离婚自由的条件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32.申请离婚登记后,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 )
纠正: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33.凡由人民法院管辖和处理的离婚都是裁判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这称为协议离婚。( × )
纠正:协议离婚是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在裁判离婚中,人民法院应先调解,挽回婚姻,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34.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均由人民法院裁判。( × )
纠正: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5.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指夫妻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一一对等。( × )
纠正: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并非指夫妻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一一对等。夫妻平等需要考虑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合理分工,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36.根据传统,孩子必须跟爸爸姓。( × )
纠正:夫妻人身关系的平等强调夫妻双方的人格独立。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传统不能违背法律规定。
37.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取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
纠正: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8.宋某婚后用其父赠与的30万元购买了企业债券,获利2万元,这32万元属于宋某的个人财产。( × )
纠正:宋某婚后其父赠与的30万元,并未明确只赠与宋某个人,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企业债券,获利2万元,属于共同财产的投资收入,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这32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9.婚前甲有一套房产,这套房产不可能转化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 )
纠正:婚前甲有一套房产,该房产属于甲的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不会随着婚姻关系的变化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财产归属,将该套房产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40.对于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没有进行合同约定的,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 )
纠正:对于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没有进行合同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41.夫妻共有共同财产,也应当共担对外债务。( × )
纠正: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约定财产,共有共同财产也共担对外债务,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如需WORD文件请登录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