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易错易混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1.(2025·河北·高考真题)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 )

纠正: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市政协聚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精准发力、精准施治。( × )

纠正:政协并非国家机关,精准施治表述错误。

4.(2025·云南·高考真题)调动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根本上提高人大代表所提议案的质量。( × )

纠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从根本上”提高说法过于绝对。

3.(2025·广东·高考真题)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提升民主党派依法执政能力水平。( × )

纠正: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4.(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5.(2025·湖北·高考真题)立法协商会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 )

纠正: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而非立法协商会。

6.(2025·浙江·高考真题)政协委员履职“下沉”推动了基层协商,广泛协商能为基层决策凝聚共识。 ( √ ) 

7.(2025·北京·高考真题)村民通过村民委员会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 )

纠正: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非间接行使。

8.(2025·山东·高考真题)新社区的成立有利于扩大基层政权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范围。( × )

纠正:新社区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范畴,并非基层政权。我国基层政权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且基层政权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范围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9.(2025·云南·高考真题)阿妈们以“拉家常”方式开展普法活动,调解矛盾纠纷,传递法治正能量。此模式排除了农村地区矛盾纠纷风险隐患。( × )

纠正:“阿妈议事会”以“拉家常”方式开展普法活动,调解矛盾纠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矛盾,但“排除”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的说法过于绝对。

10.(2024·浙江·高考真题)人大代表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 × )

纠正:人大代表具有表决权,无决定权,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本级行政区内的民生大事。

11.(2024·吉林·高考真题)某区人大支持人大代表履职,提高了代表决策能力,将督事与联评结合,与职能部门相互监督。( × )

纠正: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人大监督职能部门,而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12.(2024·甘肃·高考真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类民主政治中唯一正确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家权力机关。( × )

纠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能说是人类民主政治中唯一正确的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13.(2024·安徽·高考真题)“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了公众更广泛地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 )

纠正:通过完善“两会”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但“实现了”错误。我国是代议制国家,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14.(2024·山东·高考真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贯彻国务院相关规定,《实施办法》为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 )

纠正: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自治机关为自治地方的政府和人大,不包含司法机关,所以“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行使检察权”说法错误。

15.(2024·天津·高考真题)人民政协保证居民享有更切实的权利。( × )

纠正:“保证居民享有更切实的权利”,此说法夸大了人民政协的作用。

16.(2024·江西·高考真题)政协委员依照规定程序,提交议案,行使质询权,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 )

纠正:提交议案及行使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17.(2024·浙江·高考真题)人民政协具有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与政府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 × )

纠正: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具有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人民政协监督政府工作,政府并不监督政协工作。

18.(2024·全国·高考真题)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 × )

纠正: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机构,不是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19.(2024·江西·高考真题)政府领导和支持基层自治,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 )

纠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20.(2024·江苏·高考真题)大一统理念逐步清除了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 )

纠正:大一统理念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但不能清除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1.(2024·全国·高考真题)居委会坚持为民办实事,主导重塑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 × )

纠正: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说居委会主导重塑社区社会治理新格局错误。

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推动实现民主决策,消除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 )

纠正:“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能消除。

23.(2024·江苏·高考真题)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民主决策权;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全链条开展民主立法活动。( × )

纠正:公民具有表达权,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我国基层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因此创新基层自治组织说法错误。

24.(2023·福建·高考真题)创新人大代表工作形式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质询权。( × )

纠正:人大代表有质询权,人民群众没有质询权。

25.(2023·全国·高考真题)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等额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

纠正: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实行的是差额选举。我国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26.(2023·湖南·高考真题)重组科技部旨在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 × )

纠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组科技部属于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属于“基本政治制度保障”。

27.(2023·福建·高考真题)人民政协通过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 × )

纠正: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

28.(2023·河北·高考真题)人民政协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 )

纠正: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29.(2023·重庆·高考真题)民主党派的监督建议对政府有强制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府履职的政治前提。( × )

纠正:民主党派的监督建议属于民主监督,对政府不具有强制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但不是政府履职的政治前提。

30.(2023·广东·高考真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 )

纠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31.(2023·广东·高考真题)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民主协商会,共同行使领导权。( × )

纠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2.(2023·北京·高考真题)政协委员的中心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与城市更新,政治协商是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最后途径。( × )

纠正: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中心工作并非改善人居环境与城市更新。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途径有多个,除了政治协商,还有申诉、投诉、诉讼等多种途径。

33.(2023·湖北·高考真题)。“击鼓议事堂”这一形式丰富了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 × )

纠正:我国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并没有丰富。

34.(2022·海南·高考真题)建立大代表联络站,拓宽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渠道。( × )

纠正: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不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35.(2022·海南·高考真题)人民政协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促进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保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 )

纠正: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属于国家机构,不能够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能够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但不能够保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36.(2022·广东·高考真题)人民政协围绕文明与和谐主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 )

纠正: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而不是文明与和谐。

37.(2022·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这是公民法定权利扩大的重要体现。( × )

纠正:公民权利由宪法、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

如需WORD版文件请登陆后下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