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知识梳理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必备知识提纲:

1、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2、实践及其特征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5、真理的含义与特征(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两种水平(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二、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1)作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3)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直接现实性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原理归纳: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认识的目的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认识差异的原因

(1)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2)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 对立又统一

(1)区别(对立):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对立的。

(2)联系(统一)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事实上,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没有谬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原理归纳: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真理的特点)

(1)真理的客观性

【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方法论】要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勇于追求真理。

(2)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原理】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索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世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追求真理的历程

(1)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那些经过实验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原理归纳: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的过程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