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必备知识提纲:
1.民族文化的地位、形成、※作用?
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
3.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形成原因?
※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意义)?
※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措施)?
6.文化交流的作用/意义?
※7.文化交流的要求(如何促进文化交流)?
※8.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交融(文化交融意义)?
※ 9.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要求?
10.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原因?※要求?
※11.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综合第八课
考点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
(1)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意义:※①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 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③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4)态度(措施):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考点二: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原因(意义)(作用)
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 要求(措施)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融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③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对本国而言)
④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对世界而言)
2.如何推动文化交融(怎么办)
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认本尊他)
考点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要求?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学习借鉴:
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3)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的)。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原因?※要求?
原因:(1)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2)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要求:(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综合第八课)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态度角度P105】。
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推动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交流角度P106】
③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融角度P107】
④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角度P109】
⑤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立足国情角度P110】
⑥反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反对错误倾向角度P108(一般答主观题时很少会涉及这个角度)
站内资料是一线教师辛苦制作的,有WORD版,登录后即可下载;付费资料一般是本站原创或者会员投稿资料;成为本站会员可以畅通无阻下载资料;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微信:dewish),否则构成侵权。创作不易,请尊重劳动!
本站地址:https://dewish.net,原文链接:请复制转载页面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