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6.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7.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8.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即一属多种)
9.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10.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11.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12.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13.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14.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15.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16.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17.演绎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18.归纳推理: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19.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20.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1.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2.不完全归纳推理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1)求同法(异中求同):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2)求异法(同中求异):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
(3)共变法(除不变求量变):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4)求同求异并用法: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5)剩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2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4.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25.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26.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7.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28.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9.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30.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迁移的方式有正迁移和负迁移,同性化迁移和顺应性迁移。
31.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的方式有形象化想象和假如式想象。
32.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33.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他用、借用、改变、扩大、缩小、代替、调整、颠倒、组合)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34.信息交合法:是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35.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36.聚合思维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7.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