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知识梳理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

(本课关键词:哲学、唯物唯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理论成果)

必备知识提纲:

1.哲学的起源 、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

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基本形态、代表人物及观点

7.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重要性、历史使命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基本特征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起源: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客观条件);(≠凭空产生)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主观条件)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4.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来说,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研究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具体科学研究世界的某一领域

作用不同: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方法(方法论);具体科学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任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将世界的本源看成物质,但对物质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如:气者,理之依也;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道、理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5、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①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与时俱进是马哲独特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活的灵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贡献: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如何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