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框题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编制: 审阅:
自主预习
知识点1: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是指 认识和改造 及其创造的 成果和 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既包括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 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知识点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 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 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需要通过 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文化载体:
(1)含义: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作用: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3)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等是文化的载体。
知识点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1)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2) 是基础,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知识点4: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
(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物质方面的进步称为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进步称为精神文明,制度方面的进步称为制度文明,生态方面的进步称为生态文明。只要是文明就是 的。
(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 ,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 。
(3)文化与文明都是 ,其创造主体都是 。 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知识点5:文化的功能
1.文化具有 、 、 、 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 ,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 。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 、 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 。
(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 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堂探究
情境一 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大一统”的思想就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而国家的统一,不仅依赖于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更依赖于文化的统一、思想的统一。而文化的统一、思想的统一,其不可或缺的纽带,便是文字的统一。秦朝建立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序》)以秦国原有的文字小篆为基础,实行“书同文”,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的纷乱局面。
【问题探究1】汉字为什么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典型例题1】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航天人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埋头苦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中国实际,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奇迹。
在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同时,“太空经济”也迅速发展。研究表明,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至今,我国累计有数千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情境二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春秋时期,孔子编定《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经”;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楚辞》《史记》《九章算术》《资治通鉴》《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世界文明史上这些不朽的巅峰之作,莫不是用汉字写成。如今,这些巅峰之作借助网络媒体的强大功能“叱咤”于大街小巷,中央电视台热播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以独特的内容形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脱颖而出,节目有思想、有文化,彰显新时代独特的魅力,收视率和口碑齐飞,引发网友的热议,成为文化类节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问题探究2】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意义有哪些?
【典型例题2】
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落实这一要求
①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传播美
②利于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需要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全部渗透到学生生活实践中去
④能够发挥出教育具有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后拓展
1.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要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里的“文化”( )
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参加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是狭义的“文化”,指人们的修养或者受教育程度
④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精神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4.右图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物质可代替精神修养 ④文化与经济亦步亦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够丰富驾驶员的精神世界、提升文明素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下列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论述是
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③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枫桥经验”是党实践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也是“枫桥经验”60年来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浙江绍兴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中共绍兴市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关注民生、解决民困、集中民智、调动民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创新发展了“枫桥经验”,总结提升推广实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六大工程”:全科网格建设规范提升工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广工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规范提升工程、“互联网+”社会治理深化提升工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工程。高水平建设绍兴枫桥学院,不断丰富发展“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切实当好“枫桥经验”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努力为推进我国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绍兴经验。
守护传承践行创新“枫桥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请运用“文化”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知识点1:(1)人类 世界的一切活动 物质 精神
(2)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然科学和技术
知识点2:1.社会实践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载体 (3)器物、行为、制度
知识点3:(1)决定 (2)经济 政治 文化 (3)经济、政治所决定
知识点4:(1)积极向上 (2)先进文化 落后文化 (3)实践的产物 人 先进文化
知识点5:1.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 服务社会 推动发展 (1)真善美 文明素养 (2)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身心健康素质 (3)丰富的精神食粮 (4)力量源泉
2.塑造着人 3.血脉和灵魂 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1]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文化有很高要求,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文字。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汉字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科学文化及道德素质,对国家社会发展及统一有重要支柱作用。
[典型例题1]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航天科技的发展又反过来改善民生,助推国家产业升级,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航天科技应用于经济领域有利于催生“太空经济”并促进其发展。
[问题探究2]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导了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了全民族的文明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艺类综艺节目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人民对培养自身健全人格的追求。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艺类综艺节目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调动人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性。
[典型例题2]A
课后拓展
1.C 2.C 3.A 4.D 5.B 6.C
7.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推广实施创新“枫桥经验”,能够提高我国基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绍兴创新“枫桥经验”,创造性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程。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守护传承践行创新“枫桥经验”,能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民心,集中民智,调动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