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清单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1.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的知识,回答…问题

1)实践的含义+3个特点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真理的特性和认识的特点

(1)实践的含义+3个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3)真理的特性和认识的特点

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具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过程。

有时需要用到: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回答…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促进,阻碍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

  1.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的知识,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公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根据材料选择(3)(4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5 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 (主体、历史创造者、物、精创造者;变革决定力量)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社公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否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和走群众路线。

 

 

【区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财税制度、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社保政策等。)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①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团体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②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价值观等。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含义

2)价值观导向作用 ①+②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关系,基本特征,评价标准)

4)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

(3)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将是否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为评价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①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根本途径;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客观条件;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个人主观条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赞赏 分享